在澳門提督馬路上,蓮峰廟旁,有一塊歷經風雨侵蝕的巨石靜默佇立。當地人稱它為「阿婆石」或「亞婆石」。這塊看似不起眼的麻石,深藏著澳門一段血與火的歷史記憶,成為了中華兒女反殖民抗爭歷史的見證。
武夫暴政 怨聲載道
阿婆石位於蓮峯廟右側圍牆外的角落,據說是因為19世紀中期,有一位年長的阿婆常在石旁行乞,而被附近村民稱為「亞婆石」、「乞兒婆石」。
未曾想,這樣一塊外表平平無奇的巨石,居然變成了民族恥辱的標誌。1846年,葡萄牙海軍軍官亞馬留(Joã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被派駐澳門,成為第79任澳督。他上任後,悍然推行一系列蠻橫的擴張政策,旨在將澳門徹底納入葡萄牙的直接管轄。據稱他曾非常狂妄地對人說:「澳門這一掌之地,我一隻手也用不盡!」
亞馬留在任期間不僅向華籍居民強徵重稅,驅逐中國官員,更為修築關閘馬路,強行拆毀華人房屋,甚至平毀祖墳,激起前所未有的民憤。1848 年,他命人在阿婆石上刻上葡萄牙國徽和年份,以此作為其殖民擴張已抵達關閘邊界的「勝利」證明。亞馬留的倒行逆施,最終引爆民怨,當時有1,500多名居住在澳門的中國人襲擊澳葡市政廳,同期亦有中國商販舉行罷市抗議,均遭到亞馬留部隊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