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微短劇商機背後,卻充斥行業「亂象」,大批短劇遭永久下架
中國微短劇是近年的新興產業,據悉觀眾人數已達6.62億人,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然而在商機背後,卻充斥行業「亂象」,除了互相侵權、肆無忌憚抄襲別人故事外,套路化低俗劇情屢次惹來官方關注,廣電總局亦終於出手整治,大批短劇在壓力下遭永久下架。據了解部分短劇內容渲染「金錢至上」、「豪門認親」,已造成青少年沉迷幻想會有司機駕豪車來接他「繼承家產」,料進一步監管力度山雨欲來。
青少年幻想被「管家接去繼承家產」
近日網絡熱議微短劇已導致多方「受害」,首先是家庭矛盾激化,有家庭成員長期觀看「贅君逆襲」、「暴力復仇」等劇情,開始有人將「廢物,敢看不起我」掛在嘴邊,至於部份內地長者更誤以為「不孝子復仇」是真實出現事件,引發信任危機;青少年則幻想被「管家接去繼承家產」,而管家多數是駕駛勞斯萊斯前來接去認親,亦引發「金錢至上」爭議。
無論是古裝抑或時裝劇,均有頻繁渲染「千億資產」「豪門認親」等脫離現實的財富符號,市場開始關注未成年人將金錢與權力視為人生終極目標的現象,青少年除了會幻想自己是首富之子(相當於「我爸是李嘉誠)),甚至會質疑父母的付出,質疑是否親生等等。
短劇中頻繁渲染「千億資產」「豪門認親」等脫離現實的財富符號 · VCG via Getty Images
網遊曾因被批「毒害」年輕人被監管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5年的《青少年媒介價值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有32.7%的初中生認為短劇《重生之我是千億繼承人》中「用金錢解決一切問題」的邏輯「現實合理」,而有28.5%的高中生認可《黑道太子妃》中「暴力復仇是強者的正義」,「金錢至上」與「突然會成功」的情節,網絡熱議「認知混亂」、扭曲青少年價值觀。
就微短劇「毒害」年輕人的說法,類近數年前官方對網遊的批評,昔日成眾矢之的的騰訊,2017年便開始針對保護青少年而出招限制打機時間;2021年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人民日報》也曾發文章表示,網遊沉迷是社會問題,防沉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官方對行業監管也愈來愈嚴格,走向合理化發展。若依網遊的監管趨勢,內地針對青少年觀看微短劇,不排除會有更強力部門的監管。
就微短劇「毒害」年輕人的說法,類近數年前官方對網遊的批評 · 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下架處理仍未杜絕低俗內容
今年開始內地廣電總局,已引入審批制度,對昔日「無王管」拍攝的劇組已加強監管。6月短劇《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引起廣泛爭議,該劇以一個孩子能迎來99個兄弟姐妹為劇情,被批判劇情謊謬。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終於今年7月11日再發布最新管理提示,明確要求杜絕微短劇過度娛樂化、反智化的傾向,堅決抵制那些超出常理、離譜劇情和人設,而在提示出爐後,各大短劇平台加強作品永久下架處理,據報9月份已經有上百部短劇消失。不過據了解,下架處理只能減少問題,部分短劇被下架,製片方亦會刪除敏感情節重新上線,或者換過關鍵詞,但其中渲染的情節依舊上架。
偶爾亦有製片提高成本拍出精品,例如例如號稱「微短劇四小花旦」的王小億任女主角的"《雲渺》系列
奶奶總是要看新抱「百億訂單」
微短劇在被批粗制濫造的同時,偶爾亦有製片提高成本拍出精品,例如登上貓眼榜首的《逆天成仙》,號稱拍攝比許多電視劇認真,又例如號稱「微短劇四小花旦」的王小億任女主角的"《雲渺》系列,被譽為開創了女尊修仙新劇種。之不過,有更多微短劇作「春風吹又生」,劇中充斥下跪、磕頭道歉情節,以及奶奶總是要看新抱/媳婦有沒有家底、有沒有「百億訂單」等等,近日內地網民關注富商劉鑾雄太太陳凱韻(甘比)如何得奶奶歡心,亦反映內地對豪門獵奇心態日愈高漲。大批短劇營造奶奶壞形象,料亦會是被監管的題材之一;千億產業到來之前,似乎要捱得過監管過程,才有更明朗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