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30億營收恐直接蒸發!第一起台灣製造業強迫勞動暫扣令,將掀什麼風暴?
台湾新闻

巨大30億營收恐直接蒸發!第一起台灣製造業強迫勞動暫扣令,將掀什麼風暴?

发表时间:

台灣製造業史上第一起因強迫勞動而起的海關暫扣令,竟然落在台灣之光巨大頭上。對美方羅列的五大罪狀,自認符合台灣勞動法規的巨大為什麼覺得委屈?為何巨大一家遭殃,全台製造業都得把皮繃緊?

文章語音朗讀・

09:19

巨大-捷安特-美國-強迫勞動-移工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9月24日台灣晚間,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的一則新聞稿,嚇傻整個自行車產業:即日起,美國海關將暫時扣押巨大台灣廠製造的自行車及零配件,理由是產品製造過程涉及「強迫勞動」。

這是台灣製造業破天荒頭一遭。

根據《美國關稅法》,美國一旦掌握合理證據顯示進口貨品涉及強迫勞動,海關執法人員即刻會暫扣這些貨品,直到提出證據「自證清白」才會放行。

過去,台灣在暫扣令榜上有名的,只有涉嫌虐待漁工的遠洋漁船。最劣跡斑斑的則是中國,不少企業產品因涉及逼迫維吾爾人強迫勞動,而被發布暫扣令。

巨大美國目前還有庫存,但最壞狀況大約有年營收4至5%會受影響。根據過去紀錄,暫扣令交涉動輒兩、三年起跳,也就是說一紙公文下來,巨大恐怕將面臨高達30億台幣營收直接蒸發。

巨大否認美方強迫勞動五大罪狀

根據CBP新聞稿,巨大符合國際勞工組織(ILO)所列的強迫勞動指標:濫用弱勢處境、惡劣的工作與生活條件、抵債勞動、扣留工資、過度加班。

「CBP沒有來現場調查,也沒與公司內部任何單位問過資料,」巨大發言人李書耕否認美方開出的五大罪狀,指出台灣母廠是巨大全球工廠的模範生,不可能有上述的強迫勞動問題。

CBP是根據什麼做出暫扣令?一份今年3月的調查報告可能是關鍵。

丹麥調查記者班岑(Peter Bengtsen)針對台灣汽車、自行車及電子製造業,明查暗訪在台200多名移工,點名巨大在內的數家企業涉及強迫勞動。

在巨大篇章中,班岑直接挑明,抵債勞動是台灣自行車產業供應鏈的常態。

根據報導,巨大的移工必須向母國仲介支付3200至6700美元不等的招聘費之外,每簽3年合約得向台灣仲介支付兩個月薪資服務費。此外班岑指出,巨大內部也有工資被扣留、宿舍環境惡劣,及恐嚇與威脅等問題。

「因為希望符合更高的國際人權標準,我們開始改善,」李書耕強調,巨大不僅去年全面改善移工宿舍環境,今年1月起更實施零仲介費政策,「已經投資不斐,」但他也不平,「過去台灣許多產業都收招聘費,我們是台灣上市公司,完全遵守台灣法律。」

確實,按照台灣現行法規,移工來台付給仲介服務費或招聘費,完全合法。但一收仲介費,企業就會落入國際強迫勞動定義的濫用弱勢處境、抵債勞動兩大罪狀。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