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表揚特殊優良教師 她們陪伴學生走過躁鬱、以身作則培養同理心
台湾新闻

北市表揚特殊優良教師 她們陪伴學生走過躁鬱、以身作則培養同理心

发表时间:

永春高中國文老師葉淑芬(左)、萬華幼兒園老師吳文伶(右)獲選特殊優良教師表揚。(記者董冠怡攝)永春高中國文老師葉淑芬(左)、萬華幼兒園老師吳文伶(右)獲選特殊優良教師表揚。(記者董冠怡攝)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台北市今天在大安高工舉行特殊優良教師表揚儀式,29人獲獎,永春高中國文老師葉淑芬,天天為患有重度躁鬱的小玉(化名)準備便當、水果及談心聊天、適時金援,讓她可以專注課業,小玉現正攻讀博士學位,葉淑芬也從小玉身上學會如何陪伴特殊生。萬華幼兒園老師吳文伶在與患有自閉症的3歲幼童樂樂(化名)相處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而自省,以身作則,其他小朋友也在耳濡目染下,培養且發揮同理心,讓她很感動。

從事教職30餘載的葉淑芬,座右銘為「每一個學生絕對都是寶!」小玉父親肝癌過世、母親重度思覺失調,家中經濟倚賴低收補助和姊姊打工賺錢,仍捉襟見肘。隨著處境惡化、成績退步,小玉焦慮到病情加重,葉淑芬在辦公桌旁常備課桌椅,告訴小玉病發時可找老師,一起聊天、看書、休息、散步,小玉也將其視為「媽媽」。有了支持的力量,漸漸不再需要倚靠大量藥物,一路攻讀到博士班,繁忙之餘仍會抽空返校,協助高三學弟妹解題。

「從小玉身上我學會陪伴特殊生的方法。」最多一個班曾有8名特殊生,遇到情緒障礙的學生,陪伴聊天之外,也會帶對方去運動。近3年較多學習障礙的學生,以去年曾協助有閱讀障礙的學生為例,從一對一指導中發現,對方智商沒什麼問題,只是不會讀或看不懂題目,有問題就問,學生也很認真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國文滿分15級分、頂標13,這名學生後來考了14級分,不僅如此,其他帶過的閱讀障礙或自閉症孩子,不少人考上國立大學。

葉淑芬受訪時說,很高興得獎,讓大家能夠看見教育界長期陪伴、為學生付出的努力,除了在永春高中教書,10多年來持續走遍全國偏鄉提供學習扶助(舊名為補救教學),「我敢說,我應該是走過全國偏鄉最多的老師,幾乎每個地方都去過,包含離島」,平時也喜歡開發有趣的教案,應用於課堂上,覺得不錯的話,有的會分享、有的去參賽。對她而言,只要方法正確、陪伴夠久、關懷細膩,終會看到希望的微光,同時呼應了同事、學生給她的「一百芬」稱號。

樂樂喜歡圓形、星球,讀幼幼班時被評估為疑似高功能自閉症,吳文伶表示,每當他情緒爆發不斷尖叫、怒吼、衝離教室,即便堅信孩子需要鼓勵,仍不免自我懷疑,是否能有改變的一天,「我還有其他孩子要照顧,我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在你的身上?」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的情緒來源,會否源自於不曉得如何應對這樣的孩子,「很多人說特殊需求的孩子為教室帶來問題,其實是他們來帶我們看看教育還有什麼問題」,因此她決定改變。

3年下來,樂樂從不跟同儕互動到有固定友伴、從焦躁不安到能把班級當成家,還會自我提醒,「今天生氣蟲跑出來的時候,我有跟生氣蟲說,你出來的時候要乖乖的,不然你會讓文伶老師受傷。」不只他改變,其他小朋友也從觀察、模仿學習老師如何對待「特殊」的潛移默化下,展現在日常生活中,會說要等待樂樂、一起陪樂樂、幫樂樂加油,老師們在旁邊看得感動想哭;從學前教育開始培養同理心,一路向上延伸,其實很不錯,「花費的時間心力都是值得的!」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