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擴大吉舖滿街 港府竟稱是常態
香港新闻

失業擴大吉舖滿街 港府竟稱是常態

发表时间:

飲食業的侍應和初級廚師被施加輸入勞工限制。
飲食業的侍應和初級廚師被施加輸入勞工限制。

餐飲建築近7%冇工開 外勞搶食無熔斷制 電商盛行衝擊經濟

吉舖是香港常態!《施政報告》發表翌日,政府高層出席電台聯播及立法會答問會。被問及餐飲和建築業失業率近7%,衰過金融風暴及海嘯,有議員促設熔斷機制,即到某一點應取消輸入外勞。政府回應指已就輸入侍應及廚師外勞施加限制,若其他行業濫用亦會採相同做法,並且會打擊黑工,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至於滿街「吉舖」,政府指香港正值經濟調整期,吉舖與經濟轉型及電商有關,實體店生意減少大家都知道是常態。


議員梁熙昨在立法會答問會中指出,餐飲業和建築業的失業率近7%,金融風暴、金融海嘯的整體失業率亦低於7%,因此認為現時是處於「水深火熱」。他關注政府會否設立熔斷機制,若單一行業失業率高於某失業率便停止輸入外勞,否則難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

政府回應指會堅守並實踐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在2023年制訂輸入勞工政策時,考慮到本地整體勞動人口減少,並指宏觀情況現時仍然存在。政府續稱,本港勞動人口到今年已減少20多萬,而且有勞動人口老年化的問題,又指若不容許有需要企業聘請外勞,會導致其他工人也失業。

情況與澳門相似 憂外勞逼走港人

勞工界議員周小松關注為何政府只挑選侍應和初級廚師施加輸入勞工限制。政府稱,這兩個工種佔輸入勞工的差不多一半,如有效會採納並應用在其他工種,會動態監測。政府說已經要求勞工及福利局,搜集資料作報告。

另外,在昨晨的電台聯播中,市民陳小姐表明反對外勞,直指會影響本地人生計,她表示,現在外地人到澳門打工,導致當地人移民、移居,認為本港和澳門情況相似。陳先生指有些外勞住在珠海,賺香港的錢在內地使,認為政府忽略這方面的研究。另外,王小姐關注往年的百分百和九成貸款,政府有甚麼更多措施。

老齡化社會 港府稱致勞動人口降

政府回應稱,本地工人就業優先永遠不會改變,是否輸入外地勞工,是基於2023年的研究。政府說60歲以上勞動人口減少30萬,要考慮有需要的企業如何經營發展,也有8萬多個崗位缺人。政府指企業發展不了就要關門,其他打工的市民也不能繼續工作。而就濫用外勞的問題,政府表示會先針對最明顯要針對的,並會動態看着情況,認為老齡化導致勞動人口下跌是事實。而政府指計劃性輸入的人士准許在外地居住,因為他們令行業可以營運,例如沒有小巴司機便沒有小巴坐。

在支援中小企方面,政府指八成擔保會延長一年,百分百擔保還錢的比率高,八成和九成作風險比較後,認為八成比較符合實際能力。政府又指訪港旅客人數上升12%,吉舖與經濟轉型及電商有關,實體店生意減少大家都知道是常態。政府說要用另一種心態處理常態,強調洗牌過程始終有一段時間,但會穩定下來。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