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區昨晚降冰雹,最大直徑2公分,近萬輛車窗被砸穿。(北京日報)
北京6區昨晚降冰雹,最大直徑2公分,近萬輛車窗被砸穿。(北京日報)
據《北京日報》報導,昨天(9月13日)晚間,北京出現強對流天氣,大興區突降冰雹,讓外出的市民猝不及防。幾位市民因被冰雹砸傷,到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西紅門特勤站避險,好在幾人多為擦傷,無大礙,消防救援人員為他們清洗傷處,塗上優碘消毒,並貼上OK繃。截至昨晚22點,車險報案1.2萬件,玻璃破碎案佔七成左右,初步估損1.1億元人民幣 。
預警情況:9月13日14時25分,北京市氣象台發佈雷電黃色預警,預計17時至22時北京將自西向東出現分散性雷陣雨,局地雨勢較強,伴有7到9級短時大風,山區有小冰雹 。隨後,海淀、西城、房山、通州等多區發佈了冰雹黃色預警 。
天氣實況:13日傍晚,北京出現強對流天氣,房山、豐台、門頭溝、大興、通州、朝陽等地出現冰雹,直徑普遍在玉米粒至黃豆大小,部分區域有乒乓球般大冰雹,地面被冰雹鋪滿,彷彿降雪。對流雲團在自西向東移動中,形成了一條長約40多公里、寬2至3公里的雹暴窄帶,冰雹產生於這條窄帶上。截至13日21時,全市平均降水量5.6毫米(mm),城區平均5.3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門頭溝達摩莊,為42.4毫米 。
受災狀況與應對:本次強對流天氣導致北京倒伏樹木412棵,出現短時積水點22處,玻璃、陽光房報損618起,截至昨晚22點,車險報案1.2萬件,玻璃破碎案佔七成左右,初步估損1.1億元人民幣。大興區有多位市民被冰雹砸傷,到西紅門特勤站避險,消防救援人員對傷者進行了傷口清洗、優碘消毒等緊急處置。冰雹發生後,地鐵公司啓動防汛二級響應,環衛中心派出 2600人,並出動融雪劑2300噸作業,市住建委要求物業連夜巡查樓頂玻璃和幕牆 。
氣象原因:北京市氣象台專家分析,今年副熱帶高壓南下比常年偏晚,華北平原低層暖濕水汽充足,而9月13日高空又有冷空氣影響,上下疊加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穩定大氣結構,對流雲團進入其中後強度不斷增強,進而發展出了破壞力較強的超級單體風暴,最終引發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
突如其來的冰雹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冰雹天氣下,行人、騎行者和駕駛員應如何避險?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為民眾梳理了科學應對之策。
冰雹天氣下,路上行人應盡快進入堅固建築物內躲避,避免在樹下、廣告牌下停留,以防雷擊或墜物風險。若暫時無法找到遮蔽處,可用背包、厚衣物等護住頭部和頸部,減少暴露在外的身體部位。同時注意遠離窗戶上的玻璃等易碎物品,因為冰雹可能會砸碎玻璃,從而對人造成損傷。
對於電動車、自行車的騎行者,一旦發現冰雹,應盡快停車,將車輛停放在安全區域,並尋找附近商鋪、地鐵站等場所躲避。切勿冒雨騎行,以免因視線模糊、路面濕滑導致摔倒或被冰雹砸傷。若周圍無遮蔽物,可蹲下降低身體高度,並用頭盔或衣物保護頭部。
駕駛車輛行駛途中突遇冰雹,駕駛員應保持冷靜,立即降低車速,開啓雙閃燈,並就近尋找地下停車場躲避。若無法立即停車,應保持安全車距,避免急剎車或猛打方向,防止車輛失控。
此外,建議市民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冰雹預警信息,強對流天氣期間盡量減少外出。若必須出行,建議攜帶防護工具,如雨傘、頭盔等,並選擇安全的交通方式。
強對流天氣不僅對戶外活動造成影響,室內也應提高防範意識。冰雹天氣下,室內人員應第一時間關閉門窗,拉上窗簾或百葉窗,避免玻璃碎裂引發的飛濺傷害,尤其要遠離落地窗、陽台等易受衝擊的區域,老人和兒童應轉移到房間內側活動。
冰雹常伴隨雷電和短時強降水,可能引發停電或電路故障。建議室內人員提前拔掉電器插頭,避免雷擊損壞設備。若發現房屋漏水或電路異常,應立即切斷電源,並聯繫物業或專業人員處理,切勿自行檢修。
對於高層住宅或寫字樓內的市民,需警惕冰雹和大風疊加導致的窗外物品墜落。應及時收好花盆、晾衣架等室外懸掛物,避免砸傷行人。若聽到建築物外牆或玻璃有異響,應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並通知物業排查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