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二(12月27日)宣布兵役改革政策,包括义务役从现行的四个月延长至一年,预计2024年元旦生效,适用于2005年(民国94年)起出生之役男。
未来国军的兵力结构组成,将以志愿役为「主战部队」,义务役为常备的「守备部队」。国防部将引进美军最新模组化训练模式,同时提高义务役男待遇,薪资从现时每月约6500元新台币大幅上调至26307元,接近基本工资。
蔡英文两年以来首次接受媒体联访,她在「强化全民国防兵力结构调整方案」记者会上首先提及俄乌战争已超过300天,指乌克兰人守护家园的意志感动很多人,而中国在八月军演后对台威逼更明显,台湾处在威权主义扩张第一线必须加强国防能力。
她说和平不是从天而降,引用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名言指「在屈辱过后,还是得面对战争」,强调备战才能避战,能战才能止战,「只要台湾够强,青年就不用上战场」。她又承认这是「无比困难的决定」,但身为总统和三军统帅,自己有责任提升国防战力。
今年俄乌战争爆发引起"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忧虑,8月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在台湾周边海空连续多日展开大规模军演,多枚弹道导弹更飞越台北上空。中共在二十大首次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纳入党章,有分析认为中国有可能在五年内攻台。 这些因素都让国军兵力受到海内外关注。
美国国防部前部长艾斯培(Mark Esper)今年7月率领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访问团到台湾时,曾针对台湾国防政策提出四点建议,包括义务役延长至一年。
台湾今年曾多次传出要延长兵役,但总统府和国防部都否认,到了12月初国防部证实兵役延长将于年底前公告,总统府却称未定案,各界批评一拖再拖。
《自由时报》引述消息称,府院就有关方案多次召集跨部会协商,「九合一」地方选举后也讨论过至少三、四次,一直到宣布前一晚仍在开会讨论。
在记者会上被问到延长兵役是否有美国压力时,蔡英文明确否认,表示是自2020年就开始内部研议,由国安会、国防部共同作业,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被问到有否考虑到选举压力时,蔡英文再次说是很困难的决定。
台湾国防部智库国家安全研究院苏紫云研究员告诉BBC中文,美国从没介入台湾内部事务,最多是表达希望台湾提高防卫能力的建议,「不会明确表述说要你做什么,不会说你不做就怎么样」。
他强调,防务部门就延长兵役「已凖备好久」,目前台湾面对的军事威胁增加,加上少子化导致台军兵力减少,在此时延长义务役是必要做法,「军事是科学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澳洲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宋文笛对BBC中文表示,台湾通过这个政治上困难的决定,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人助自助」、愿意为自身安全付出成本的决心,有助提升友好国家的信心,也更能正当化他们后续维持支援台湾的力度。
美国在台协会(AIT)晚间在脸书发文表态欢迎台湾徵兵制改革,「彰显了台湾对自我防卫的承诺并强化吓阻能力」。发言人称美国遵循《台湾关係法》与「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御能力,重申支持两岸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反对任何一方改变现状。
台湾社会对延长兵役有高度共识,但存在显着的世代差异。台湾民意基金会12月20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整体受访民众有73.2%同意延长兵役一年、17.6%不同意,但20至24岁受访者只有35.6%同意、37.2%不同意。
在野国民党在11月的「九合一」地方选举期间提出「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口号,有分析认为延长兵役恐不利民进党支持率,甚至会冲击2024年总统大选。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邱师仪对BBC中文说,延长兵役不见得会得罪年轻选民,年轻人讨厌的是无意义的兵役,但改革之后已经完全不一样,没有以前那么严重的形式主义。
学者宋文笛指出,民进党的国防改革议案将送交立法院查照,各政党届时将面临公开表态的压力,「只要所有主要政党都表示同意,这次国防改革将不至于对2024总统选举产生太大影响」。
就在蔡英文宣布方案前,国民党率先召开记者会表态支持兵役改革,主席朱立伦召集党中央、智库和立院党团共同协商,提出三大项目、七配套,要求改善服役内容和品质,并重建军人光荣感,包括把九三军人节改为全国放假一天的「全民敬军节」。
台湾义务役以往经常被批评训练不扎实,是浪费时间,蔡英文称已指示国安会、国防部作出调整,希望在新制下「当兵这一年不是浪费一年」。
未来义务役训练将以「实、量、新」三方面改革,包括实战化训练、拉长训练时间长度与新型武器等,引进美军最新模组化训练模式,例如刺枪术训练会提升为近战格斗训练,并增加刺针飞弹、红隼飞弹、无人机等新式武器的训练,全役期的射击发数不低于800发。
淡江大学战略所助理教授林颖佑对BBC中文指出,兵役改革是「踏出第一步」,让国军过时的训练模式能跟上新型武器的变化,「人要去配合武器」。
但他认为,这次改革未能回应整体兵力结构的问题,一旦中共犯台将进行海上封锁及飞弹攻击,国军如何优先把人力放在这些方面。「海上交通很重要,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从海上来,我们需要更多大船和兵力配备,如果飞弹轰炸机场,会需要很多人修跑道,反而步枪兵是战况较后面的时候。这些都是要全面的战略思维,不是人到就可以。」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实施徵兵制,当时陆军服役两年丶海空军三年。1967年陆军兵役改为两年再加一年临时召集。1987年海空军役期缩短至两年,仅陆战队维持三年。直至1990年划一义务役期为两年。
台湾民主化后,兵役制度在选举中成为话题,2000年陈水扁执政时期,国防部开始规划「募兵制」,同时把义务役役期缩短至一年十个月、一年六个月,至2008年减至一年。
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后推动「全募兵」,招募成效未如理想,但仍确立了志愿役为主、义务役为辅的制度,2016年起对1994年以后出生的役男实施四个月「军事训练役」。
2016年蔡英文上任后持续採用「徵募并行」制,义务役只剩四个月军事训练役,至2022年宣布重新恢复一年制兵役。
对照其他徵兵制国家,南韩役期至少18个月,新加坡为两年,以色列男女分别服役三年及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