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沙野言論爭議、中烏元首通話、香港國安法事件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香港新闻

盧沙野言論爭議、中烏元首通話、香港國安法事件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发表时间:

2023年4月底的这一周,中国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事的立场再度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谈论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时提出「质疑主权论」,引起多国不满。中国外交部试图降温之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r Zelensky)通了一通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电话。

本周也接连涌现有关中国《香港国安法》的事件:一起据信是该法颁布以来首次有港人怀疑因在海外发表言论而遭国安警察拘捕的案件引起日本舆论关注,与此同时,原民主派工会干部据信遭国安警察约谈后放弃申请五一劳动节游行许可,并情绪崩溃。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上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我们带你一一回顾。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卢沙野4月21日接受法国电视台LCI访问时说:「从国际法的角度,甚至可以说那些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使馆24日发表声明,定调卢沙野言论为「个人观点」,并下架稍早发布的访谈全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申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批评说,外交官不应使用这种言辞,法方全力声援受影响国家,强调这些国家边界不可侵犯。

此前,法国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都召见中国驻当地大使要求解释,乌克兰总统顾问也谴责相关言论。80名欧洲议会议员发表公开信,呼吁法国政府将卢沙野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驱逐出境。

多名国际关係学者向BBC中文分析指,卢沙野言论看似只是小错误,却「致命性伤害」了中国欧盟关係,让欧洲的亲中派「一言惊醒梦中人」,也使此前对北京示好的马克龙陷入尴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这是两人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首次通话,外界也寄希望于中国利用自身对俄的影响力,促成俄乌战争的结束。

泽连斯基在他的推特上透露,此次通话时长一个小时。两人就目前的战争交换了意见。最直接的成果是,中国将派遣一位前驻俄大使担任特使前往乌克兰,而乌克兰则将补上已经空缺两年之久的驻华大使的人选。

欧美等国基本都表达对这次通话的欢迎,希望能够实现俄乌停火,但在通话后公布的文件中,中方未提俄罗斯撤军,乌方依然强调了领土回到1991年时状态,为和谈的可能性划下问号。

日本与海外中文媒体近日先后报道一位香港旅日学生遭中国香港国安警察拘捕的消息。香港警察称,被捕女子涉嫌《香港国安法》下的「煽动分裂国家」罪,目前正保释候查,另有说法称她已被要求交出护照。

来自日本的消息称,被捕女生被指控触犯《香港国安法》的言论是她在日本期间于网上发表,并将至称为「中国《香港国安法》域外适用第一例」。一些海外评论人士对BBC中文表达了对《香港国安法》具备治外法权的忧虑。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26日称,此案「损害人们对『一国两制』的信赖」。

本周初,英国议会跨党派香港小组(APPG on Hong Kong)发表报告,批评伦敦政府冷待「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遭以《香港国安法》起诉案件。英国外相剋莱弗利(James Cleverly;祁湛明)接受BBC採访时反驳称有就黎智英的处境发声,但要做到持续发声,就必须持续接触中方。

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先后就英、日两国的评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公署批评英国议员报告「打着新闻自由幌子大肆破坏香港法治,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说项,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批评松野博一言论「完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睁着眼睛说瞎话,用心险恶、令人不齿」。

同样在本周,已解散的民主派工会职工盟前主席黄迺元原本以个人名义申请举办五一劳动节游行,但在26日传出被当局带走。

黄迺元其后宣布取消游行。与他一起申请游行的杜振豪称,「详情限于《港区国安法》第63条无法透露」,说明他应该曾被国安警察接触过。依照该段《香港国安法》条文,配合办理国安案件的组织及个人须保密内容。

台湾八旗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富察(本名李延贺,又称富察延贺)3月赴中国大陆探亲时,疑在上海被「秘密拘捕」。中国国台办4月26日证实,富察因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正接受大陆国安机关调查。

八旗文化曾出版多部中国禁书,外界质疑是否遭到中国官方清算,并联想到香港「铜锣湾书店事件」。台湾行政院长陈建仁上周称,政府会提供家属必要的关怀和协助。

富察失联的消息由其友人、美籍中国流亡作家贝岭在社交媒体率先披露。贝岭对BBC中文说,估计中国有关机构最想知道的是,富察作为曾在体制内的人,如何会变成今天的他,「要知道他在台湾做的所有事情,不只是出版,而是他整个变化怎么样构成」。

韩国总统尹锡悦24日抵达美国访问六天,会晤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

双方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以应对朝鲜的核威胁:美国同意定期向韩国部署美国核潜艇,并让韩国参与其核规划。作为回报,韩国同意不发展核武器计划。

拜登表示,这份名为《华盛顿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n)的协议将加强美韩合作;尹锡悦称这标誌着美国前所未有的承诺,即通过核武器加强防御阻止攻击,保护美国盟友。

宣言发布之际,朝鲜进行了创纪录数量的弹道导弹试验,人们对朝鲜核威胁的担忧日益加剧。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