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清晨,當第一縷曙光尚未穿過天際,珠海拱北口岸東側的「鮮活產品綠色通道」已被一串串貨車車燈點亮。十餘輛滿載熱帶水果的跨境貨車整裝待發,準備將來自東南亞的最新鮮果品送往澳門。此時,澳門的早餐店、超市與酒店也同步開門營業,等待著這批「零時差」的水果上架。
為促進珠澳農產品貿易協同升級,今年1月,拱北海關與澳門市政署簽署《進口國外水果檢驗檢疫監管合作備忘錄》,啟動「鮮活通道」機制。菠蘿、椰青、山竹等來自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的水果經由廣東口岸迅速進入中國內地,在珠海完成冷鏈分撥與通關後,再轉運澳門,極大縮短時效。根據海關統計,2025年上半年共有117.39噸進口水果經珠澳口岸供應澳門市場,第二季環比暴增532%。
「這條通道不僅節省時間,更守住品質。」珠海市銘康果菜配送有限公司經理王廣勝表示,公司採用冷庫直達與全程溫控配送模式,水果抵港卸貨後於夜間理貨,僅需兩小時即可送抵澳門,確保果品新鮮如初。「我們送到的水果,果框上還冒著涼氣,這樣的時效與品質讓澳門星級酒店與高端超市非常信任。」
為支援企業把握暑期「夏日經濟」熱潮,拱北海關所屬香洲海關結合屬地管理優勢,加強對企業的政策宣導與質量安全指導,協助相關出口商優化從「進口」到「再出口」的全鏈條流程,推動跨境農產品流通高效化、規範化。
香洲海關查檢科副科長邱晨指出,供澳食用農產品的穩定供應攸關澳門民生,隨著旅遊旺季到來,海關將持續強化監管與優化服務,讓更多優質熱帶水果「保鮮直達」澳門家庭與餐桌。